工業生產技術發展迅速,生產體制變革和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廠房在向大型化和微型化兩極發展;同時普遍要求在使用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以利發展和擴建,并便于運輸機具的設置和改裝。
工業建筑設計的趨向是:
①適應建筑工業化的要求。擴大柱網尺寸,平面參數、剖面層高盡量統一,樓面、地面荷載的適應范圍擴大;廠房的結構形式和墻體材料向高強、輕型和配套化發展。
②適應產品運輸的機械化自動化要求。為提高產品和零部件運輸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運輸設備的利用率,盡可能將運輸荷載直接放到地面,以簡化廠房結構。
③適應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的要求,對廠房的工作條件提出更高要求。如采用全空調的無窗廠房(也稱密閉廠房),或利用地下溫濕條件相對穩定、防振性能好的地下廠房。地下廠房現已成為工業建筑設計中的一個新領域。
④適應生產向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不少國家采用工業小區(或稱工業園地)的作法,或集中一個行業的各類工廠,或集中若干行業的工廠,在小區總體規劃的要求下進行設計,小區面積由幾十公頃到幾百公頃不等。
⑤適應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因用地緊張,因而多層工業廠房日漸增加,除獨立的廠家外,多家工廠共用一幢廠房的“工業大廈”也已出現。
⑥提高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