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北方建筑風格和歷史的晉派建筑
晉派只是一個泛稱,不僅指山西一帶,還包括陜西、甘肅、寧夏及青海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以山西的建筑風格最為成熟,故統稱為晉派建筑。其中京派建筑的講究對稱的四合院建筑文化都是從晉派建筑衍生而來,所以晉派建筑可以統領代表中國的北方建筑風格。最原始流傳至今的窯洞建筑文化
1、黃土地上的原始建筑
窯洞文化,這也是黃土高原西北地區分布最廣的一種建筑風格 。黃土高原的祖先們,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千百年來,無論社會怎么變革,都未能撼動窯洞在黃土地上的主導地位。窯洞選擇了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選擇了人,人也選擇了窯洞,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辯證法則,隱藏著不可言破的玄機。窯洞冬暖夏涼,天空瓦藍透亮,空氣神清氣爽。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黃土地,窯洞用她那寬廣的胸懷、真摯的情感,山西和陜西的農村經??梢钥吹降母G洞建筑
晉派大院建筑和京派建筑風格類似
2、晉商文化代表的大院建筑文化
晉派建筑的尊貴,在于它氣勢恢宏的喬家大院,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瓦磨合,城樓細做,六個大院三百多間房屋錯落有致,展現出晉商的穩重大氣,嚴謹深沉,山西歷史上有晉商聞名天下,勤勞的世代晉商在積累無數財富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晉派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晉商的品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沉;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瓦磨合,精工細做。它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應縣木塔
3、隋唐遺留的晉派古建筑群
山西之所以被稱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主要是這里承載著中華5000年的厚重歷史,以及留存最多的歷史文物,梁思成的手繪稿中很多都是山西的箭鏃,上圖是山西應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區。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 應縣木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2016年,應縣木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更神奇的是應縣木塔,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模型(隋朝)
山西有很多隋唐風格的建筑,上圖是五臺山佛光寺模型,看完佛光寺的模型,是不是有點日本建筑的感覺,其實日本的古建筑主要吸收了隋唐的建筑風格,所謂的東方建筑主要以中國建筑風格為主。